【除夕到】夜半钟声辞旧岁,灯火璀璨照新年 2025-01-27 22:33:14   来源:易罐




共赴人间美好,安享团圆喜乐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这个夜,中国人管它叫除夕。

以新易旧曰“除” ,昼夜交替曰“夕”。

除夕就是旧岁到此夜为止,明日早起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是旧岁与新年的神奇相交,一年忧喜今宵过,一元复始明日新。

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让我们以“辞”告别旧岁,以“迎”拥抱新春。


01


除夕 ·来历



除“夕”,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又叫“岁除”,意思是“除旧岁换新岁。”

相传,古代有一只叫“夕”的四角猛兽,每逢冬季,它便会为了寻找食物去附近的村落大肆破坏,居民不堪其扰。

后来,有一个叫“年”的孩子,说“夕”害怕红色,只要村民在大门外悬挂红色的布条,它便不敢入内。

除夕傍晚,这个叫“年”的孩子只身将“夕”引出,村民将刚刚收割的“竹节”扔进火堆,火堆立刻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将“夕”吓跑。

于是每年的腊月三十,人们都要准备爆竹来驱赶“夕”,在门口挂上红色的物件来除“夕”。

如此,便可让“夕”一整年不再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是一个告别过去的好日子,希望你能够“除”尽内心烦恼,邂逅一年顺遂。


02


除夕 ·年夜饭




年夜饭是除夕的重头戏。

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就有年夜饭的习俗。南朝梁宗懔于《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俱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团年饭、合家欢,是家庭一年到头最看重的一顿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欢聚和亲情。

年夜饭是很讲究的,每一道菜品都要有吉祥的寓意。首先要有凉菜、热菜。

热菜要有鸡、有鱼,寓意“吉祥如意”“年年有余”这条鱼不能在除夕夜吃完,一定要留下一点,才全了这句吉祥话的好意头。

其次,花样上要有炒、有炸、有蒸、有煮,以示对新年的重视,期待来年生活富足。

再者,数量上也讲究,家里人数不多,可以做五个或六个,寓意“五经魁首”“六六大顺”。家里人多,也可以做九个十个,寓意“长长久久” “十全十美”。

除夕夜,北方人一定要包饺子。包饺子看似简单省事,实则讲究更多。饺子皮是月牙状象征着“阴”,饺子馅圆滚滚的象征着“阳”。

给饺子捏上十二道褶,象征这一年的十二个月,都能安宁调和。饺子的外形酷似元宝,热气腾腾地端上桌,寓意“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

有人说:人生是相互失去,是望着彼此背影渐行渐远,但除夕夜一刻团聚足抵一年离散。

团圆饭,吃的是人间的清欢无常,守的是一份期待已久的人间团圆。



03


除夕·祭祖



除夕之初,承载祭祀之功能。

在古代,华夏民族的信仰,基于大自然;农事活动,也格外依赖大自然。故阶级制度下,统治者担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大责。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成了举国重事,除夕与腊八、腊二十四,此三节,构成秦汉时期的年终大祭。祭祀的内容,分为两面——蜡祭与腊祭;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

古人在大年夜通宵点灯,既是为了避免邪气暗中袭入,又是为了给祖先照亮回家的路。

按照从古至今的习俗,年夜饭之前先要给祖先上香,恭请祖先回家团聚。往往由一家之主亲手摆放祭品,点燃灯火香烛。

大年夜摆供品,瓜果点心是少不了的。有些地方还要供一盆“二米饭”,用大米、小米混合煮熟,颜色有黄有白,寓意来年金银满盆。

摆完供品,一大家子男女老少,就在祖宗牌位前依次叩拜,提醒后人们敬贤尽孝,慎终追远。

祭祖,祭的也是过往流逝的岁月。人存于世,生息繁衍,代代相传。传的是血脉,也是岁月。

除夕,灯火可亲,时光聚暖,亲情纵横。

除夕,菜肴飘香,万家团圆,幸福盈怀。

愿一切都是最新的局面,岁月素美如初,温柔和顺,与幸福同行。

愿所有相思可回归,有爱可盼,有情可偎,甜甜蜜蜜,千里共聚首。

愿所有希冀皆可待,且握亲人温暖的手,围炉共叙人间小美好,尽享团圆喜乐。


HAPPY NEW YEAR · 2025

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推荐资讯 :

易罐

安全易用的罐车运输平台
APP内打开
×

联系我们

请选择系统

您是如何知道易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