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发展状况
1、全球物流行业发展状况
物流服务是指物流供应方通过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来满足其客户物流需求的行为。现代物流是借助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对社会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快速、准确和低成本转移的全过程,获取物流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随着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度推进,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全球物流业的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现代物流已经发展成包括合同物流(第三方物流)、地面运输(公路和铁路系统提供的物流)、快递及包裹、货运代理、第四方物流、分销公司在内的庞大体系。中国物流业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位列其次,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物流业仍将快速发展。目前,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基础物流、综合物流逐渐向供应链管理发展。供应链概念是传统物移理念的升级,将物流划为供应链的一部分,综合考虑整体供应链条的效率和成本。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渗透至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供应链管理属于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供应链管理的出现标志着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从物流合作上升到战略合作高度。物流企业从基础服务的提供逐渐转变为供应链方案的整合与优化,在利用较少资源的情况下,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2、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行业。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融合了道路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多个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行业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直接关系,近十几年的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尚处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一方面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一方面物流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以“互联网+”带动的物流新业态增长较快;另一方面,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逐渐下降,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但是,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比重一直远高于发达国家, 2016 年中国该比例为 14.9%,美国、日本、德国均不到 10%,因此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空间。2010-2017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从 125.4 万亿元攀升至 252.8 万亿元,实现10.5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上呈增长态势。
2010-2017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单位:万亿元)
2017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252.8 万亿元。从构成上看,工业品物流总额234.5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6%;进口货物物流总额 12.5 万亿元,增长 8.7%;农产品物流总额 3.7 万亿元,增长 3.9%;再生资源物流总额 1.1万亿元,下降 1.9%;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1.0 万亿元,增长 29.9%。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逐步扩张的同时,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我国社会物流效率有所改进,物流市场环境不断转好。行业内普遍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来评价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越低,代表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产业越发达。2010-2017 年期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从 7.1 万亿元上升到 12.1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7.91%,体现出我国物流行业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物流总费用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此期间,全国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例从 17.8%下降至14.6%,物流效率总体有所提升,但是较发达国家的物流效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3、化工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化工行业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规模超大型化、装置集中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化工生产中心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亚洲地区的化工物流发展。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物流行业正向着专业化、高效化发展。我国化工行业景气指数保持平稳向上的走势。化工物流行业是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之一,其发展与化工行业紧密相关。
在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市场日益集中、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化工企业对物流环节的专业化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化工综合型企业将物流环节的业务剥离,而选择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体现,化工行业企业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可以更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发展核心业务。因此,化工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4、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网络信息技术升级带动行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随着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不断发展并在物流业得到广泛运用,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减少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消耗,实现智能物流。现代物流行业兼并收购趋势明显,行业整合加速。自 2005 年开始,中国物流行业受经济环境波动影响、国家政策刺激以及行业自身发展的三重因素影响,企业并购热潮不断,成为物流产业增长的新驱动力。 2015 年以来,各类资本不断挖掘物流企业的投资机会。从 2015 年 1 月 3 日至 12 月 9 日,中国物流行业公开融资 58 起,大部分是新型的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同时物流企业也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化和协同化运作。 2015 年,四大航运央企启动重组,预示着市场向强势企业进一步集中,物流行业的集中程度将逐渐增加。物流行业服务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逐渐与制造业建立深度合作。物流企业从最初只承担简单的第三方物流,逐步拓展到全面介入企业的生产、销售阶段,并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优化企业各阶段的产销决策,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更多物流企业向提供供应链服务方向延伸发展。
(2)化工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化工物流行业作为细分领域,除了与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趋同以外,还与化工行业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化工行业的良好发展为化工物流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化工物流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从严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由于化工物流承运货物的特殊性,国家及各省市地方监管部门相继出台监管政策,规范行业运行标准,规范化工品车辆道路运行的规章制度,建设和加强化工品物流安全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未来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及实施,我国化工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亦将提速,从而将进一步规范行业运行标准,相关资质审批更加严格,资质健全的优质企业将快速发展,没有达到标准以及没有取得相关资质的企业则被逐渐淘汰。
②化工物流将继续呈现园区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
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中强调推进专业类物流园区的建设,因此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预计化工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
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将有效提高化工物流管理水平。在“互联网+”的思想指导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化工物流行业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更多信息化产品应用于物流的各个环节,从而打通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地区、不同管理机构的信息壁垒,增加对物流各环节的安全管控,使得化工物流整个产业链的管理实现扁平化、协同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二)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物流行业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物流行业供求状况主要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和波动的影响,行业需求侧来源于实体经济的各行各业,行业需求端的变动带动供给侧的转型。总体上,我国物流需求不断上升,需求结构继续优化。自 2008 年到 2015年,单位 GDP 的物流需求系数从 2.9 上升到 3.24,单位 GDP 产出对单位物流总额的需求上升了 14.1%,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物流的需求不断上升。从结构看,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5 年高技术产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 10.2%。随着供应链体系的标准化方向发展,行业需求已经从装备更新换代向物流供应链优化、物流服务标准化、可视化、透明化等多领域、多角度发展。物流行业的供给侧不断转型升级,仓储、运输以及综合型物流企业在行业中的比例及结构也不断优化,逐渐由传统物流向供应链服务转型。随着需求侧对仓储配送要求的提高,原来低成本和高可控理念下形成的干线运输、仓储服务、配送分段分包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效率的需求,因此更多物流企业向仓配一体化方向发展。总体上,我国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还处于粗放发展的阶段,基础型物流企业居多,能够完成物流整体方案设计并实施的综合型物流企业在物流行业中占比较低,综合型物流企业的供应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2、化工物流领域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在化工物流细分领域,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带动化工物流的需求。一方面,化工品大量进出口需要专业化工跨境物流服务商提供服务;一方面我国化工品的生产和消费存在区域不平衡,使得国内化工品运输需求较大。与此同时,化工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将物流环节从生产企业剥离出来实现整体外包,继而推行第三方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是化工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另一突破口,因此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成为越来越多化工企业的选择。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国家级、省级大型化工园区达 200 多个。化工物流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仓储建设不断增加,但是资质健全、提供规范服务的综合物流服务商数量和物流设施总量供给依旧不能满足于行业发展的需要。
(三)行业市场化程度及竞争格局
1、行业市场化程度
中国于 2001 年底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于 2005 年 12 月开放物流市场,成为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中国的物流业和分销服务是最早开放的行业之一,市场化程度较高。本土物流产业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调整、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 2016 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物流企业 50强”,合计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8,000 亿元,第 50 名入选企业门槛为 22.52 亿元,比 2010 年提高 7.2 亿元。截止 2015 年年底,我国 A 级物流企业总数已达 3,500多家。其中, 5A 级企业 214 家,具有标杆作用的领先物流企业群体成长壮大。与此同时,公司所处的化工物流行业亦呈现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的趋势。
2、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物流行业呈现低层级的物流服务商较集中,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较严重,而综合物流服务商较缺乏的状况。基础物流服务商大多只能提供仓储、运输等较为低端的物流服务,基础物流服务商的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能够提供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服务的现代物流服务商较少,仅有较少部分的领先物流企业可以参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决策,共享资源、同担风险,从物流环节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价值管理。
(四)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1、提供物流增值服务的能力
我国物流行业处于转型升级期,大量物流企业仍然提供以运输、仓储为主的基础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小,利润水平偏低。随着物流企业从提供基础物流服务向提供线边物流、制造物流等供应链增值服务发展,物流企业将进一步融入到制造业生产过程和流通业的流通加工过程,不断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并结合大量物流设施和广泛的物流网络,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服务,以获得更多增值服务收入,从而提升利润水平。
2、先进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应用
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绿色环保要求高的环境下,先进物流装备与技术在物流企业经营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快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从普通机械化到人机混合操作,从射频条码技术到智能监控,从半自动操作到全自动操作,物流装备升级可以大幅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及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进而提升行业利润率。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经济增长奠定物流市场的稳定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但是整体保持上升势头, 2010-2016 年期间,我国GDP 从 408,903 亿元增至 744,127 亿元。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亦会带动物流行业的需求量上升。同时, GDP 的增长带动我国贸易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进一步拉动物流行业需求。
(2)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和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物流业,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落实为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监管环境。 2016 年 11 月,商务部等 10 部委印发《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提升流通供给水平、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对外开放合作、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这九项主要任务,并推出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支持、调整优化税费政策、优化土地要素支撑、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统计监测体系以及落实规划推进机制七项保障措施。
(3)精细化分工的需要
从国内产业格局变迁来看,经济环境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消费驱动时代即将来临,这将导致生产订单多次少量化、信息链条从消费到生产方向传递。为避免信息从消费端向生产端逆传递过程中造成的信息扭曲,需要更加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专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来支撑。面对产业格局的变化以及全球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选择与供应链服务商合作的方式,通过精细化社会分工合作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供应链概念作为传统物流理念的升级,将物流划为供应链的一部分,综合考虑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和成本,可以为生产型企业带来信息归集及成本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市场空间将逐步扩大。
(4)信息化发展与新技术应用给予行业全新机遇
移动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智能信息管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扩展,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智能标签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均为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提升在仓储管理、装卸运输、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此外,物联网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货物配送环节的可视化管理;构建全程监控和可追溯的物流信息技术系统平台,收集并且监控产品全程产生的物流信息等方面。相关配套技术的不断发展,构成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极大促进了专业供应链服务商的发展。
(5)基础设施完善拓展运输干线网络
国内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为物流行业奠定坚实基础。截至 2016 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2.4 万公里,公路总里程 469.63 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12.71 万公里,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 30,388 个,颁证民用航空机场 218个。 2016 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132.01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2.20 亿集装箱量,分别比上年增长 3.5%和 4.0%,全国完成铁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7,902.6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7%。基础交通的逐步完善,可以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不利因素
(1)管理体制的影响
现代物流行业涉及领域多、服务覆盖范围广,行业发展需要打破行业与区域的限制,进行大规模资源整合。受制于我国物流处于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尚未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统一机制,物流管理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分部门监管,从中央到各省市地方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级。各层级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分散,使得我国物流行业呈现部门化、区域化特征,相互间协调性较差,导致资源的浪费、成本的上升,削弱了行业整体的竞争优势。
(2)传统理念的影响
现代物流行业中综合物流服务以及供应链服务属于较高级别的经营管理模式,供应链服务商与企业之间属于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通过专业化分工合作,企业可以将非核心信息与供应链服务商分享,由供应链服务商统筹安排物流环节,同时将流通领域的货物需求量信息采集分析后分享给生产企业,从而一定程度的影响生产型企业的生产决策,优化生产经营结构。但是供应链管理的推广需要生产企业管理者有前沿的管理理念及开放的态度。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采购和生产环节仍然采用自给自足方式,避免过度依赖外部第三方而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市场发展,也阻碍行业专业化分工进程。
(3)专业人才匮乏
供应链行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的指导和推动。然而我国物流行业处于发展阶段,社会对行业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等院校对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教育不足,对专业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相对缺乏。而通过企业内部培育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人才,时间周期长,花费成本高。因此,我国现代物流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专业人才匮乏导致的产业发展困境。
(六)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及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现代物流行业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实体物流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实体物流技术主要涉及运输、搬运、仓储等环节上的通用设备。现代信息技术让“信息流”主导“物品流”,通过信息化来实现“物流”的标准配置,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智能交通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物流技术,为实现物流过程的跟踪、监控、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以及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而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均是物流服务的基础保障,提供高效便捷的用户感受。在上述物流行业通信技术基础上,细分行业领域对专业技术还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在化工供应链行业,由于不同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大,对各类品名的包装、堆存以及运输均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并且物流过程会受到气候、地形、道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对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储存、装卸、运输、以及消防与防爆技术、防雷、防静电技术等技术均有较高要求。
2、行业经营模式
现代物流行业中,企业的业务定位和投资方向各有侧重,依据企业不同的业务侧重、资产类型以及经营特点,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经营模式,不同模式决定着物流企业不同的发展方向:基础物流服务商的发展依托于资源优势进行拓展,一般拥有较大规模的物流设备设施,主要提供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综合物流服务以轻资产为主,通过整合现代物流资源,提供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体物流方案设计。
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物流行业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承运货品涉及各个产业领域,其发展需要由制造业、零售业带动,物流行业的景气程度会受到需求端波动的影响。从2014 年至 2017 年的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来看,现代物流行业并未显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和季节性特征。
受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物流行业发展呈现区域性差异。目前,区域物流主要集中在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外,“一带一路”主要涉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 9 个西部地区,将率先影响西北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交通走廊,启动检验检疫一体化、启动港口区域合作、建立长三角集装箱物流配载网等。总体来看,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区域性特点分歧并不显著,总体目标一致,区域性政策特点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七)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上游行业
物流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为其提供基础服务支持的行业,如航空、船舶运输、公路、铁路、码头、仓储业以及提供燃油动力的石化行业等。交通基础设施及仓库能够为物流行业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服务设施,运输费用和仓储成本的高低对物流企业的经营具有较大影响。同时,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也在较大程度上促进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2、下游行业
物流行业的客户所处行业呈现多样性且地理范围极为广泛。近五年来,全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比例一直保持在 90%以上,是社会物流规模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易罐
安全易用的罐车运输平台